如果說這雙天價 AJ1 “事件” 是一衆真·街頭愛好者並不想看到的場景,那麽由 Kim Jones 主導開展的另一個聯名企劃,則頗有些喜聞樂見——來自退隱多年的 Shawn Stussy 出手了。經由 Kim Jones 牽線搭橋,這位街頭老炮時隔多年再度出山,其最標志性的經典 Stussy 式簽名字體也再現江湖,遍布于 Dior 的各類單品之上。

Stussy Dior 聯名

當然,Stussy Dior 某種程度上來說同樣充滿了濃濃的銅臭味,但無論是高級時裝品牌竊取街頭文化也好,靠著情懷猛圈一波快錢也罷,再或者真的是如 Kim Jones 所講,此舉是爲了向這位 “他年少時的偶像”、這位 “促使他成爲設計師的人” 致敬,Whatever,怎麽樣都好。在20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伊始,我們還能看到年近70的 Shawn Stussy 的 “真迹”,盡管是以不太 “街頭” 的方式,但這或許就足夠了,不是麽?

雖然對于年青一代的潮流愛好者來說,這位老大叔不過只是個過氣品牌的創始人,但 Shawn Stussy 卻結結實實開啓了屬于街頭文化的全新紀元。那麽我們也不妨趁著 ShawnStussy 如今熱門正高,重新再來認識一下這位街頭潮流的始作俑者,OG之中的OG。

既然聊起 Shawn Stussy,首先要提及的,便是由他一手創辦的 Stussy。1980年,Stussy官網在美國成立,但或許你不知道的是,這個品牌卻是因爲 Shawn Stussy 自幼熱愛沖浪,並且曾在 Russell Surfboards 累積了多年的相關方面經驗,羽翼豐滿後自立的一間門戶。沒錯,最初的STUSSY,並不是個服裝品牌,而是將主要業務放在制作沖浪板上面的 “板牌”。

很多硬核的故事都有個相當偶然的開始,Shawn 和他的 Stussy,亦如是。令 Shawn沒想到的是,沖浪板生意並沒有那麽好做;但更令他沒想到的是,因爲某次展會而臨時制作的、印有與沖浪板相同的 Stussy 手寫簽名字體的純色T-Shirt,卻在現場廣受好評,銷量甚高。要知道,這些 Tee 原本存在的意義,僅僅是作爲購買沖浪板的附屬贈品而已。

嘗過甜頭的Shawn Stussy,在隨後又遇到了同樣熱愛沖浪的職業商人Frank Sinatra(如今 Stussy 主理人的父親),雙方在理念上一拍即合。1984年,服裝品牌 Stussy 正式誕生。

▲ DIOR x Shawn Stussy 联名推出全球限量衝浪板

截止至1996年 Shawn Stussy “離職”,這十余年間,除了風靡世界的簽名字體之外,他和他的 Stussy 亦開創了諸多 Streetwear 方面的先河,而有些,今時今日還在延續著——比如 “惡搞式” 的玩味設計、通過 Graphic 和 Slogan 來傳遞精神態度、利用 World Tour 進行 Social 並傳道授業,甚至是 “Stussy朋友圈” International Stussy Tribe(IST)的設立。

這些當時堪稱破天荒的創作理念及運營模式,不僅領先于時代,更影響並啓發了後世的幾代設計師/品牌。這其中,就包括如今貴爲 Dior Men 創意總監的 Kim Jones,還有兩位你我都很熟悉的重磅大咖——藤原浩與 James Jebbia。1986年,Shawn Stussy 的 World Tour 巡回抵達日本,結識了彼時以新銳音樂人身份爲《寶島》雜志撰寫專欄的藤原浩,雙方秉燭夜談,相見恨晚。

▲ Shawn Stussy & 藤原浩 & Nigo

由此,藤原浩不僅成爲了 International Stussy Tribe 的首位日本成員,甚至在1988年,他從 Shawn Stussy 身上受到啓發,按照 STUSSY 的模式成立了自己首個品牌 GOODENOUGH,爲日後裏原宿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▲ 印有專屬名字的 IST Varsity Jacket

“Shawn Stussy 是個很厲害的人”,藤原浩曾表示過。而作爲回報,藤原浩也開始不留余力的在日本本土爲 Stussy 打Call,幫助 ShawnStussy 擴張更大的事業版圖,搶占更有潛力的外國市場。這麽說來,大概就能明白InternationalStussy Tribe的重要性和Shawn的深謀遠慮了吧?

至于 James Jebbia,在成立1994年成立Supreme之前,曾作爲店員爲STUSSY工作,相信這段經曆對他日後的自主創業乃至讓 Supreme 變成 World Famous,絕對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和幫助。

如果沒有 Shawn Stussy,藤原浩與 James Jebbia 還能否取得今天這般耀眼的成就?關于這個問題,我們無法下出結論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正因爲 Shawn Stussy 在世界範圍內不留余力的推波助瀾,8、90年代的街頭文化才能如此健康、迅速的發展。

▲ Shawn Stussy 與 James Jebbia

盡管 Shawn Stussy 從未以 “藝術家” 自居,但相較于品牌主理人,他似乎更像個潇灑不羁的沖浪手,或是爲藝術、爲自由而戰的勇士。就像7年之後,來自同樣領域之中的鬼才設計師 Helmut Lang 亦決絕出走,離開了自己一手創辦的同名品牌 HELMUT LANG,過上了他最想要的藝術生活。

要知道,無論是因爲什麽原因,從 Stussy 之中退出這件事,需要的可不僅僅是勇氣。而時至今日再向回看,我們大概能理解管 Shawn的 “離職行爲” 了吧?對他來說,也許功成名就的日子也太沒勁了。

自1996年離開 Stussy 後,Shawn Stussy 並沒有再賣噱頭或是炒冷飯,真正做到了退隱江湖。當他再度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之中,已是14年後,攜手他全新創辦的個人品牌 S/DOUBLE。我們可以理解爲這是他實現自我滿足的玩票之作,或是對抗商業體制的鋒刀利刃。

只可惜, S/DOUBLE 偏向成熟化的設計風格和強烈的個人意志,注定了它不會在2010這一 “群魔亂舞” 的階段掀起巨大風浪,盡管在 Xer 看來,這品牌很 Shawn Stussy,但畢竟 Shawn 還是 Shawn,但江湖,早已不是曾經那個單純的江湖。

2014年,S/DOUBLE 正式停止運營。Shawn Stussy 又開啓 “隱身模式”。再見到他,便是因爲今年與 Dior 間的聯名企劃。這麽看來,Xer 情願相信 Kim Jones 所說的是真心話。Shawn Stussy 值得被他致敬,被我們每一位街頭潮流愛好者所尊敬。

最後值得一提的是,近期經由 Dior 聯名頻頻曝光之後,Shawn Stussy 又爲 S/DOUBLE 注冊了全新商標。這是否暗示著他將帶領 S/DOUBLE 卷土重來?或者說,這也許是他對于流量至上、金錢爲王的新街頭時代,發起的最後一次全力反抗。因爲他一定比誰都清楚,重回巅峰已是不可能。

— END —

By vivi

唐薇是 OVERDOPE 的常駐時尚期刊作家,爲我們的讀者帶來10多年的行業經驗。唐薇畢業于一所頂級設計學院,將調查性新聞與時尚趨勢分析相結合,專注于時尚與文化和交彙。她富有洞察力的文章爲我們雄心勃勃的讀者提供了指南,爲個人風格和時尚業務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見解。關注 唐薇,了解不斷發展的時尚格局的深入研究、引人入勝且及時的報道。